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31 08:30: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一组以中国各地民居为主题的邮票,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居住形式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ABC这三种迥然不同的居住形式?
(2)居室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国古代居室格局往往和家族制度联系在一起。D、E这两种建筑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家族制度?这种家族制度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基础上的?
(3)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文化往往会通过居室的空间布局和外观形式等表现出来。F这种建筑被认为是既继承了以E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又融入了当时欧洲的一些流行的建筑元素。请简述F这种建筑形式形成时期的世界历史大背景。(2分)



2、判断题  下列最能充分说明清朝中央政府授予西藏省级行政权力的是?
A.顺治帝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C.历代达赖和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D.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判断题  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A.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迅速发展生产的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的存在表现
C.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
D.是属于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中最常见的现象



4、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升空十多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
(1)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5分)
材料二?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见右图)。经过工作人员控制下的多次变轨,11月7号早晨,正式进入200公里绕月轨道,开始了一年的探测工作历程。“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有人说,“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2)“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试分析中国开展首次绕月探测的重大意义。(3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园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建国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结合材料三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3分)
材料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4)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5、判断题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