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8:27:56
1、选择题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老子、韩非子
B.墨子、孔子
C.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是分别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由此排除A、D两项。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与天“不相胜”,天指自然,人指人为,人为是对自然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应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观念在《庄子》中得到了更完善、丰富的表达。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相比较而言,C项更准确。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和儒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仁”的思想
D.“仁政”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史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是教育思想,B项是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的思想,D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均不符合题干内容。失火后“问人”“不问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思想,即爱人的思想,也即“仁”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27.相比其他诸子百家,儒、法两家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据此完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观点,与儒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 省事节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另外,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是道家,善用权术,建立权威是法家,爱人如己, 省事节用是墨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
A.夏商西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代表各阶层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