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8:25: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说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炳烛里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
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洋货”的使用和推崇,这反映了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A项与史实不符,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项与史实不符,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
④清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是对考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主要考点为古代的民族关系,题型为组合选择题,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宜用排除法。②错,因为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是由中央直接派流官去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故不能体现“因俗而治”;④错,因为僧官制度是明朝开始设的。因此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下表是世博会部分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A.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B.科技进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
C.全球范围内利益冲突严重加剧? D.当今世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主题中“人类——自然”、“大自然智慧”、“美好”、“地球”等信息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错误。BC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右图分析评价中肯的是

①党的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③浪费了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
④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其描绘的是1958年“大跃进”。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衡;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