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5-31 08:20: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2分)
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2、判断题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方式 B.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外国资本的剥削和压迫 D.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许军政官员为了弥补正规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满足官员们个人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封疆大吏们在处理解决中外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都必须考虑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督抚大员幕府的主要职能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地处沿海及中原的督抚大员的幕府几乎成了主办经济和外交的衙门。
——摘编自王玥《试论制约晚清幕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晚清社会的变动,幕府体制逐渐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 (又称“幕僚”、“师爷”,是封建官僚延请的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的佐助人员,是地方统治 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一些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
(1)根据材料概括淸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务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4、判断题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受到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浪潮的激烈席卷,至今市里还耸立着保路运动纪念碑;同时,这座城市也受惠于新中国的建设成果,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铁路就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这座城市是
A.长沙
B.厦门
C.武汉
D.成都



5、判断题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
材料二?
1. 各方代表由各方自己推选,人数应按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
2. 国亊会议应于最近期间召开。
3. 国亊会议根据革命三民主义的原則,必须通过切合时要、挽救危机的施政纲领以彻底改变国民党所执行的错误政策。
4. 在共同施政纲领的基础上,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
5. 联合政府有权改组统帅部,成立联合统帅部。
6. 联合政府成立后,立即准备于最短期间内召幵真正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以保证宪政的实施。?——周恩来《如何解决》(1944年“双十节”)
(1)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抗日战争期问,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政权民主保障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认识。(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