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40:02
1、判断题 中法战争时,李鸿章主张“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甲午中日战争时,他又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这反映出李鸿章对外战争的基本态度是?
A.避战
B.投降
C.求和
D.必胜
2、判断题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盖自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无道,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盼盼,国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然举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训辞,而群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金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金世宗改革的背景。(8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根据材料,概述金世宗改革的成效。(7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3、判断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调任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同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成为世界银行内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呼声日盛,由来自中国的金融业者前往该组织担任要职十分符合现实需求。这些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
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4、判断题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
①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材料3: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请回答:
(1)据材料1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2)材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4)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