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40:02
1、判断题 该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以图表的形式考察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图表的时间段1912-1919增长最快,在这个时间内正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兴办实业热潮,所以产业工人激增,答案C正确,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甲午海战所以A答案错误,B答案和本题无关,本题时间只到五四运动前夕,D答案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请回答:(1)材料1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1分)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2分)和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2)材料2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1分)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①新乐园:人民公社。(1分)
②原因: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1分),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1分)。
③影响:破坏了农村生产力(2分),造成了严重得经济困难。(1分)
(2)①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②历史背景:“文革”结束(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
③影响:调动了农民得生产积极性(1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分),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美国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在战后依附于美国,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同中国建交,是中日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③20世纪20年代,发展势头强劲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进一步恶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①④⑤均符合史实;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②是错误的;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衰落,③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发明是“无中生有”,发现则是从不知到知,认识对象客观上早已存在。历史研究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司汤达强调的是历史学家要实事求是,历史研究不能脱离历史材料,按照主观意志随意去发明、创造、捏造。基于历史发现,历史学家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观点、见解,故B错误。题干涉及的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条件,而C项强调的则是历史素材,与题干不符。历史研究可以借助假设推论,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不过史料需要辨真伪,因此D错误。故选A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