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时间:2019-05-31 07:3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1)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其成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
(2)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些机构合并成立的?
?



3、判断题  (18分)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四与图五指出在过渡时期,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4分)两次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失误是什么。(2分)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3)材料三所说农村经济体制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制的推行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2分)



4、判断题  1946年2月,当国、共及其他各党派在重庆签订一个基本方案后,美国特使马歇尔致词:“此协定为中国之希望。我相信其将不为少数顽固分子所污损,盖此少数顽固分子,自私自利,即摧毁中国大多数人民所渴望之和平及繁荣生存权利而不顾也。”材料表明
A.“协定”符合美国利益
B.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美国极力调停国共矛盾
D.中国和平面临顽固分子威胁



5、判断题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
④清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