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38:31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这种促进作用不包括(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销售市场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原始积累
D.刺激一些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族工业的兴起未经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而是通过直接采用西方机器生产而产生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雄老师在上《辛亥革命》时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临时约法》的不同,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用身体雕塑的方式表演两种场景:一个是(晚清时)在皇宫里讨论国家大事的场景;另一个是(民国时)在国会里议员们的开会状态。其中前者可能出现的身体语言可能是
A.举手表决
B.坐而论道
C.投入陶片
D.跪拜叩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赋予君主以极大的权力,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8年8月12日中日在北京签订《中日友好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
A.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B.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D.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后;? D不对,恢复发展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倒退;60年代初面对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提出“调整”等八字方针,因此选A.
点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心是调整)
;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主要新闻可能是关于(?)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B.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艺战线成就斐然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B不对,此时是文革时期,“双百”方针遭到破坏;D不对,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品种一一南优2号。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历史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其特点之一是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且在试卷中所占分值高。因而它要求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所以,必须准确、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研究解答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才有实际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