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7:0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
A.封建的纲常观念
B.传统的孝道观念
C.理学已深入民间
D.黑暗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好好赡养老娘”可以反映出B,“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反映出AC,所以上述言论反映不出的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与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敬父母和兄长都与血缘关系的。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民生问题是当前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
材料二: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治国之道:仁政(2分)   社会现实:礼崩乐坏或诸侯混战民不聊生(2分)
(2)观点:工商皆本(2分)      目的:利国惠民,实现仁政(2分)
(3)理解:全体国民安享幸福(2分)     方式:平均地权,节制资本(2分)
(4)主要途径:以民(人)为本;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国民平等(合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后一问联系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回答即可,分裂割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第(2)问,从材料中“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说明了发展商业重要性,体现了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观点。材料中“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说明商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利国利民,体现仁政。
第(3)问,“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可知,孙中山要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从材料中“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 孙中山要通过提倡实业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
第(4)问,此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综合思想材料,说明实现的总体途径。协调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健全民主法治,稳定政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日知录》写道:“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论,作者特别关注的是(  )。
A.务实学风
B.立国之本
C.传承传统
D.弘扬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日知录》”“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可知,这是顾炎武主张务实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11年是王夫之诞辰392周年。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特点;B项是黄宗羲的思想;C项是顾炎武之思想主张;D项是王夫之辩证唯物思想,故D项正确。
考点:王夫之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通过比较分析明清三大思想家的特点,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的准确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