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5-31 06:50: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从材料中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
B.民族纺织工业迅速发展
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
D.传统纺织品完全商品化



2、判断题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要求他的画


?
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右图是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所画的
《孔子像》。“万山遍列终归云横泰岳,千载传承共仰源溯仲尼。”
这是范曾先生为《孔子像》所题的联语。他画的最可能模仿的是:
A.顾恺之
B.王维
C.吴道子
D.朱耷,



3、判断题  下列有关武汉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津条约》规定汉口为通商口岸
B.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C.维新派在此地创办了“时务学堂”
D.大革命时期取得反帝斗争巨大胜利



4、判断题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5、判断题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