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31 06:48: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不同
B.规定的国家政治体制不同
C.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49年《共同纲领》具有新在民主主义宪法的性质,在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意义:这是我过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此选D。AB是两者的不同,但不是根本不同;C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点评:1954年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①宪法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国家权力 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体现原则: 人民民主 和 社会主义 。
③历史地位: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服饰①是存在于清朝,②则是在民国时期,③则是在文革时期,④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应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
A.心即理也
B.大一统、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改造为新儒学,为适应加强政治统一的需要,宣扬“大一统”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并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降临灾难于他,B为正确选项。“心即理也”是南宋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的主张,A排除。“无为而治”道家老子主张,C排除。“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思想,D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道家的思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体现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 ]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