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6:48:01
1、判断题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对富者进行限制,对贫者进行帮助,这样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容易统治,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是通过调节贫富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分析影响其思想发展的因素?
(1)历程:①春秋时期,应运而生;②战国后期,蔚然大宗;③秦朝时期,遭受打击;④西汉初年,逐渐复苏;⑤汉武帝时,正统思想。
(2)因素:①自身思想的发展变化。借鉴吸取其他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加以改造;②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③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并得到其支持;④思想家个人的努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呈现新陈代谢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2年李鸿章上《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材料二?当代史学家陈旭麓认为研究近代中国应该从三个层次来说明:第一、它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如危崖转石不达其地不止;第二、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螺旋特别多;第三、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资本主义之新。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面临“三千年一大变局”的主要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局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2)陈旭麓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是走向近代化,是一个由旧到新的过程。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1)含义: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2分)
影响:政治上,国家主权沦丧,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8~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7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0~3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
(1)李鸿章为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尤其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列强侵华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注意紧扣“走向近代化”这一主题,相关史实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回答中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观点明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违反了西周的礼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目的在于改变战乱频繁的现实社会,恢复礼乐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5分)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发出400余封征稿函,约请“于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
姓名 | 职业 | 梦想的中国 |
周谷城 | 大学教授 | 我想到一个时候,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 |
宋云彬 | 作家 |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
穆藕初 | 民族实业家 | 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工人当然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 |
参考答案:
(1)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3分)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2分)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6分)
(2)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消除贫困,实行法治,发展实业。(答出任四点可得4分)
(3)背景: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4分)
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
(4)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平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出任两点可得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图片中的字体信息可以看出图一笔画圆匀,字体略长,图二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图三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因此分别对应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第二小问行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即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第三小问结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
(2)从材料二中“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归纳出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从“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归纳出没有剥削,消除贫困;从“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概括出实行法治,发展实业。
(3)第一小问背景分析材料三可归纳出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角度进行归纳即可。
(4)和谐社会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一归纳出人与自然的而和谐、诚信友爱;依据材料二可归纳出和平有序、法治;依据材料三可归纳出公平正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