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6:15:03
1、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黄,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此句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材料二? 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有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回答问题
(1)图示并联系史实,指出此图反映了哪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史实?(1分)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克莱德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上述两次全球化的反应,并举例说明。(4分)
3、判断题 1870-1900年世界五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年代? | 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法国 | 俄国? |
1870 | 31.8 | 23.3 | 13.2 | 10.3 | 3.7 |
1881-1885 | 26.6 | 28.6 | 13.9 | 8.6? | 3.4 |
1896-1900 | 9.5 | 30.1 | 16.6 | 7.1 | 5.0 |
4、判断题 据报道“研究大飞机可以节约大量开支,成功后还要面向国际客运市场……大飞机的发动机还需要国外技术支持……”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并正在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