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6:14:42
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意思?(2分)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5分)
(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5分)
参考答案:
(1)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2分)
(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5分)
(3)原因: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答出“滞胀”亦可)
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
原因: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5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历史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市场经济……‘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信息可回答,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也可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2)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历史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材料二中的“政府开支”、“税”和“银行利率”等措施都是政府行为,这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再根据大危机时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进行回答。
(3)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历史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要联系美国在此之前的经济发展特征回答。美国在二战之后,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但是70年代出现的“滞胀”,说明国家干预经济方式的失灵。材料三中的“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反映了里根反对对经济过度干预的思想。再根据所学知识,联系80年代美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特征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 91ExAm.org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
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只要是必要……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即可选出C项;A项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的政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应当保留”不符;题目中未涉及福利政策,故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罗斯福就职演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它们还通过各种限制措施,承担起保护其国内市场免受进口冲击的重担。……其直接后果就是以关税、进口配额和国际协定等形式出现的一系列报复性和防御性措施的出台。
——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前看·在路上》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但它仍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原由。美国就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无理地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材料四?“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怎样的贸易政策?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3分) ?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必要性。(4分) ?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主要宗旨是什么?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
参考答案:
(1)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分)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分)后果: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1分)
(2)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的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4分)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分)作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分析,“保护其国内市场免受进口冲击”可知是贸易保护主义,原因结合罗斯福改革可知是经济危机的结果,后果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第二问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综合概括得出答案,材料二中文字“临时协定”“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说明关贸总协定存在一定,材料三中的世贸协定正好解决了关贸存在的问题。因此说明世贸组织成立十分必要。第三问依据材料四中的文字“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互惠和互利”“ 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宗旨,世贸组织积极作用可以从成员国利益、世界贸易和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概括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