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31 06:00: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材料二? 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有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回答问题
(1)图示并联系史实,指出此图反映了哪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史实?(1分)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克莱德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上述两次全球化的反应,并举例说明。(4分)


参考答案:(1)阶段: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经济全球化”。(1分)
信息: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等落后地区输出工业制造品,中国等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等。(2分)
(2)第一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建立大帝国。(2分)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战以后,由美国主导;建立全球性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家贸易增长迅速。(2分)
(3)第一次全球化: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学习其先进技术,表现为开放通商口岸、建立近代工业等。(2分)第二次全球化:抓住机遇主动应对,表现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中,从材料所表明的时间我们知道就是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全球化,图中归纳信心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还有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二问中,首先要知道两次全球化的时间应该是指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和二战后,从材料归纳指出即可,有一定难度,必须结合所学理解;第三问中,结合所学我们知道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冲击巨大,掀起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浪潮,第二次则是二战后,中国第一次是被动开放,被动学习西方,第二次中国则是主动开放,融入世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良好的家风,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家训与家风”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材料,其中有关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钱氏家训》部分内容:?
①“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②“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③“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④“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从上述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钱氏家训》从哪几个方面严格要求其子孙后代的行为准则?(4分)仿照④,请你从中国历史中再列举出两条与之本质类似的名言来。(4分)?


参考答案:(8分)
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4分。其它说法只要符合题意,归纳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每条2分,共4分)


本题解析:①要求加强个人修养;②家庭方面,“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③社会方面,“信交朋友,惠普乡邻”;④“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要求其子孙后代为国为民,胸怀天下。第二小问从中国历史中列举出两条忧国爱民、克己奉公的名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
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
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所以鼎更名的原因为C项。A、D材料无法体现;B明显不适合,从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判断不出来。
点评: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2008年9月29日纽约、伦敦油价单日暴跌超过10美元。这不能说明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B.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D.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危机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不能避免受到冲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B.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对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错误,应该是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故选A; B项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C项“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D项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说法都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