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28 23:15: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世纪晚期,梁启超曾经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后来又到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当时的“时务”的主要内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长期以来,GDP(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衡量各国财富生产和经济实力的统计指标。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4%。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04年我国GDP增长指标下调为7%左右,这表明
①GDP不再是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②GDP无法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的影响
③政府应通过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宏观调控
④我国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GDP是综合反映各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但GDP指标不能正确反映经济增长背后的能源消耗问题,所以我国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预测目标,降低GDP增长幅度,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一次反思是指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科技的实践,因为学习西方科技以失败告终转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端与戊戌变法,他发生于甲午战败以后,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维新思想
点评: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始于戊戌变法,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始于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魏源和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是
A.全盘否定
B.全盘接受
C.毫无关系
D.继承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