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23:15: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等论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抨击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B.主张与外国商战
C.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D.要求改变官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张与外国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包括
A.张之洞
B.梁启超
C.严复
D.邹容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剌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905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可知是指严复的《天演论》这本书的作用,因而选择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A.民风日新
B.民智未开
C.民权兴衰
D.民族觉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大清朝灭了...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大清皇帝回来了...小心被当成革命党...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说明当时的民众缺乏民主革命思想,民智尚未完全开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社会思想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曰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甲午战争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开展了30年后进行的,中国的失败说明仅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强国御侮,所以唤醒的是人们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意识,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小,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紧密联系甲午中日战争时代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