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11:44
1、选择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心时代”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反映了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轴心时代”在中国即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现象是百家争鸣。故选A。B 、C、D时间界定不符合。
考点:百家争鸣和蒙昧中的觉醒
点评:准确把握时间信息是判断本题的关键。平时在学习是也要将中外历史进行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汉武帝以后,有一类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类官吏是
A.董仲舒的门徒
B.太学的生员
C.儒生出身的官吏
D.维护三纲五常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其中“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大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眼烟云。”
——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
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要指出“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8分)
参考答案:(1)①谶纬文化是以实际的天象、物变为观察评论的依据,而筮卜文化只是人为的主观活动与推测;②谶纬文化探索的是自然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而筮卜文化只盲目服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③谶纬文化推动了科学与文化(天文观测、汉赋等)的发展,而筮卜文化只能导致迷信的蔓延;④谶纬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制统治,而筮卜文化只是君主统治的工具。(8分)
(2)成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评述:①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开端;②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③受时代局限,他对宇宙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完整的。(8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谶纬文化的概念、谶纬文化主要目的以及作用等角度阐述看法。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并结合所学进化论作用来列举成就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评述《天体运行论》,积极可以从“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开端,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的角度分析;消极可以从时代局限性角度作答。
考点: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经典力学·哥白尼学说;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生物学·进化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B.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
C.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
D.《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学的发展。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刘邦在大臣陆贾建议,开始重视儒学,“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汉武帝时儒学成为统治思想,A项是错误的;CD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思想界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
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