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11:44
1、选择题 百家争鸣时代的某思想家认为,“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其本来属于的位置就能够自然的得以保持。”他的伦理建立在两个思想之上:一个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个就是关怀他人。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提取体感关键信息“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其本来属于的位置”主张克己复礼,“关怀他人”提倡仁爱,可判断该思想家是孔子,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的含义是指儒家道义充斥于朝堂但国家仍然不能陷入混乱,由此不难得出韩非子是在批评儒家学说治国无方,故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下列对同时代的中国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处于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深刻影响着社会
B.中国处于秦朝时期,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
D.中国处于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间接考察智者学派来考察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通过常识我们可知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处于相同年代,苏格拉底和孔子有处于同一时代,故我们可知,智者学派和孔子处于同一时代。战国是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智者学派存在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综上故可以选出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尚贤”、“节俭”,属于墨家的思想。故选D;A孟子主张“仁政”;B庄子主张“无为而治”;C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均和材料不符。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可以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他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天人感应”的思想:灾异谴告,警告君主要爱护和关心百姓。实际上是通过“天谴”这种形式来对君主的专制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防止君主任意妄为。所以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