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28 23:05: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清政府设新疆行省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A发生在1841年,C是在1884年,D 是在,时间、地点都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与本质 ⑤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打开中国的市场,其性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题干中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属“通商战争”把鸦片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可见作者未能抓住这场战争的实质,因此②是错误的,其余几项都对,故应选D项
考点:鸦片战争的性质与实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要透过现象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中“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的信息,可得知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历史,而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使教会势力退出山东。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美日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答案选择D项。C项是错误选项,A、B项都是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分析出其本质或主要矛盾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这一矛盾通过黎元洪与段其瑞关于参战问题的斗争而表现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广州、宁波、上海、福州、厦门五处通商口岸,因此选A.
考点:《南京条约》
点评:《南京条约》(1842年)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