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8 23:0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管子 明法解》说:“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
A.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
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C.有利稳定社会秩序
D.捍卫臣民的合法权益



2、选择题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3、选择题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则材料的作者是                (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李贽
D.王夫之



4、选择题  我们把下面三位思想家归为一类,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思想主张                        (   )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发展唯物思想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1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