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01:31
1、选择题 《日知录》写道:“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论,作者特别关注的是( )。
A.务实学风
B.立国之本
C.传承传统
D.弘扬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日知录》”“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可知,这是顾炎武主张务实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不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不断得到加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地强化。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并未尊的孔子本人,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项明显错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必要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ABCD项文言文的意思。ABC项都是对孔子与儒学的的肯定,而李贽是早期启蒙思想家,批判儒家思想,并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BC项不符合。D项的大致意思是圣人其实与百姓没什么差别,都是通过日常行为去体现,这与百姓处理日常行为的道理一样,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