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3:00:51
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论据是
[? ]
A.1956年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3、判断题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B.国际环境十分恶劣
C.突出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D.未改变斯大林体制
4、选择题 1937年后,苏联的农村生产资料状况主要是( )
A.农民私有
B.集体所有
C.全民所有
D.社会所有
5、判断题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③“玉米运动”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没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而失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