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5-28 22:28: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该图表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起步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D.重工业、交通业、农业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中的建设成就可以得出应为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由此可以排除A项,一五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排除D,C项说法不准确,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随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的加入,欧盟成员国扩大至27国。回首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这条道路虽铺满了荆棘,但却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走向联合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使欧洲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C.影响了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D.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①“衣”: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②“食”: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传入后,也逐渐为普通百姓所接受。③“住”: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一些买办、资本家纷纷仿造。④“行”:随着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电车的引进,中国的交通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
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上。①“婚丧嫁娶”:戊戌变法后,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特别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改变了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②“社交礼仪”:那时的社交礼仪,逐渐采取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
(2)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②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和风俗变化方面思考即可。而对原因的分析,则要从社会环境及相应的历史推动事件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主张建国后
A.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实业
B.资本全部收归国有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体现了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即在国家的指导下,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BC与此意思不符,A说法过于夸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应当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两项分别为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短暂的发展”时期,故与题目中的信息“毁灭性打击”不符;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新二十一条”的签订和官僚资本的压榨等,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故本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