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26:19
1、判断题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第一种分析没有看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通过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合理成分,尽量缓解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带来的弊端。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没有使各国取得增加(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结果,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3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额减少了66%以上。据此判断,这里的“经济民族主义” 实际上是
[?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D.计划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特百货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使得公司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一趋势
A.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B.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新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导致职工拥有大量股票,出现股票分散化的趋势,人们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阅读材料,根据上述历史人物的主张分别将他们归为两类,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指出胡佛在担心什么?你认为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可那类观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凯恩斯和罗斯福可以归为 一类,他们都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亚当·斯密斯和胡佛可以归为一类,他们都主张对经济的(删除“经济的”)自由放任。
(2)胡佛担心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心灵,美国可能出现专制统治的倾向。担心是必要的,有忧患意识比盲目乐观强或法西斯政府就是通过统制经济进而走向集权。担心是不必要的,美国的民主制度、《联邦宪法》、三权分立的保障。
(3)任取一种,理由开放:经济规模大需要宏观调空、贫富差距大需要社会保障等、罗斯福政府的成功实践说明了它的价值;胡佛政府比较谨慎“如何既维护民主制度又能通过有效干预应对经济危机”是需要长期探索研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查尔斯·里克特则认为:“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说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 “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可见,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符合因为此时爆发了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所以此题应选D项
点评: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是主要考查的知识,考察角度主要是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总结历史上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认识当前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的必要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