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罗斯福新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5-28 22:26: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博姆·朗特里在190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约有25%至30%的英国城镇人口正生活在贫困之中。
朗特里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引起了英国自由党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看来,亚当·斯密所主张的个人无限自由是不可取的,认为国家可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某些社会问题,如贫困等应把它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因此,不能仅靠个人去解决,而应通过国家干预、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英国自由党的这些主张,得到了许多普通民众以及中产阶级人土的赞成。在1906年1月的大选中,自由党取得压倒性胜利。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福利国家“瘦身”改革运动风起云涌。由于各种福利待遇太好,减少了一些失业者寻求工作的动力。比如,根据德国银行1996年公布的资料,将德国餐饮业一个拿最低工资的就业者每月的纯收入,与领社会救济者的收入比较后,发现失业者比就业者的收入只少141欧元。
在2004年3月16日由Eurosta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2国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继续居高不下:分别由2002年的平均2.3%和69.2%上升到了2003年的2.7%和70.4%。
材料三?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的人口为12000万人;此外,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城镇居民依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是2140万人;作为城市社会边缘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人数大约是4000万人。将上述各部分相加,我国社会目前贫困人口总数要超过2.1亿人口。
——以上材料均选自高岱《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改革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由党对英国社会的贫困现象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史实说明该主张在20世纪30年代有何发展?(5分)
(2)据材料二归纳欧美“福利国家”面临的问题。(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积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0分)
(1)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2分)
发展:罗斯福新政中,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1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分),保障工人权利(1分)。
(2)问题: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1分);国家财政负担沉重(1分)。
(3)原因:中国目前贫困人口多;社会贫富差距大;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为了克服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日本和德国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回答16~17题。
小题1: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的主要意图是:
①对工业生产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②保障工人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③通过削减农业生产来复兴工业? ④提高消费能力以使市场复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2010年6月,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多达3万名示威者响应在野党、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号召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撤回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计划。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计划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背景。(2分)
(3)根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如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
(2)背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趋缓;全球化造成资本外流,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欧洲一体化的挑战等。
(3)现象: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认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前提;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要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福利制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被英美等国用以……”,由此概括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结合“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等概括原因。第(2)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根据材料说明社会福利制度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原因应从多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先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我国福利制度的特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认识,谈谈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里的“干预”是指
A.推行国有化政策
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用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表述选择题,旨在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就是指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措施,应抓住关键字眼“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可排除A、D两项。这里的“干预”指的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即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政府进行客观指导,同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基本一致,因而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
[? ]
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