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10:33
1、判断题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邓小平不同意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关于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排除A、C 两项;在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问题上,除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外交和国防事务方面不享有自治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印度尼西亚、伊朗、印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期前后发生的人民反抗运动,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从主导方面看,这是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这场运动不论是由哪个阶级和阶层领导的,诸如封建的王公、贵族、伊斯兰教的阿訇、土兵的军官、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领袖人物等,也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口号,如恢复昔日的强盛王朝,建立“消除压迫,人人平等”的正义王国,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大平”的理想社会等,其结果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且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这些运动都属于旧式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然没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于是宗教就成为团结人民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2)何谓旧式的运动?
(3)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亚洲革命风暴是一次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它是亚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运动的高潮。
(2)旧式运动是相对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言。领导阶级、革命主张和思想组织形式都源于自然经济社会。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亚洲革命风暴的阶段特征的理解。关键要当时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并未有根本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50年代联苏抗美,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70年代联
美抗苏,80年代不结盟。1994年中俄签署《联合声明》,形成了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
为主要原则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表明(?)
①中国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外交的曲折发展过程,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外交政策在不断调整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中可以看出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及2011年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确定,看出合作取代对抗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项是西服,B 项是长袍马褂,此两项与题意不符;D 项中山装只符合中西合璧的特点;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旗袍,因此选 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中“田畴”“远离饥饿”可知是1972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故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