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2:08:30
1、判断题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 ]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增强 ?
C.是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 ?
D.是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
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乙:认为甲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丙: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5分)
(3)指出材料三中甲、乙、丙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3分)
(4)通过对以上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2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2)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心的社会方案等。(3分)
(3)甲: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不学其制度。
乙: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方)。
丙: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3分)
(4)结论: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或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等)(2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智’(智慧)”“ 三种美德”“道德就是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等信息可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为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第(2)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及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得出中外启蒙思想家们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第二小问原因可以联系明清时期中国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等领域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可得出其提出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不学其制度;乙“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既要学习技术,也要学习制度;丙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而肯定西方文化。
第(4)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探究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人类不同文明”,结合上述题目的分析可以得出,对待不同文明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和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情况。依据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原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故出现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A不是主要原因;B、D不合题意。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以下言论不能支持这一看法的是(?)
A.以德治国
B.克己复礼
C.民贵君轻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实际上说的是轴心时代,大体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独尊儒术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不符合题干所说的时代。同时,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以德治国、克己复礼、民贵君轻,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命题,独尊儒术是汉代的,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教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