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8 22:0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3分)2012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5分)
(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2分)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2分)



2、判断题   周恩来曾经在全国财经会议上题写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一对联是对当时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解读
A.“一化三改”
B.“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判断题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成吉思汗陵寝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4、判断题  《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5、判断题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可见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 )
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
B.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
C.变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全面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