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9-05-28 21:52: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主要时间“1971年”,①上海合组织是2001年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国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与美国无关,③《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1949年,均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排除。由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面对苏联的战略攻势,美国一是从越南撤军,二是改善和中国的关系,1972年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由此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取代。这种变化

[? ]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片是凝固的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情景。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也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得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联盟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国联最终没有能够制止二战的爆发,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国联成立仓促,从建议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苏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各自职权规定不清,大会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极大地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
材料四?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欧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量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材料五?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丛书》
请回答:
(1)国联、联合国成立时标榜的共同宗旨是什么?两个组织成立后初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
(2)结合材料四及所知识,说明联合国作用改变的必然性。
(3)报道说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你是否同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共同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没有达到目的。国联成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操纵,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在成立初期一直为美国所操纵。(2)联合国作用得到改变的必然性: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崛起,取得联合国多数席位,和平民主力量大大增强。(3)答案一:不同意。日本迄今为止还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甚至还极力美化侵略战争,企图重温帝国主义旧梦。
答案二:同意。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大国的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题解析:本题前两问主要考查对国联和联合国成立宗旨的识记能力和联合国成立后作用变化的理解能力。第三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论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充分说明理由。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要注意前后的一致,避免自相矛盾、文字表达混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其“火药味”的表现是
A.朝鲜战争
B.海湾战争
C.美国轰炸南联盟
D.北约轰炸利比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是指资本主义民主精神,从西方国家眼中看来,苏联领导下的阵营禁锢思想,禁锢民主,80年代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困境,直接导致了阵营的解体(东欧剧变),从而使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这场“求变之风”指的是东欧剧变,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东欧剧变的史实,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