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9-05-28 21:3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中战略调整的时间是 1969~1974 年,战略调整的表现是不再明确把战略设想对象指向中国,这有利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故选C。A项明显错误;BD项材料均未体现。
点评:美国在20世纪60到70年代,由于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再加上自身的经济发展放缓,在军备竞赛中,苏联在常规武器的数量上超过美国,因此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在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B.成员国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影响发展
C.在区域组织中法律最为完善
D.合作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只涉及经济内容,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法律还不完善,据此卡排除ACD选项.由于成员国分别来自欧亚,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历史差异较大,成员之间缺乏深度互信,影响发展.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服饰和习俗的流行不仅反映时代思潮,有时也会与国际形势紧密相关,以下流行时尚中与国家当时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的是
A.中山装的普及
B.剪发易服的出现
C.改良旗袍的流行
D.列宁装的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回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政治与文化国际化、信息一体化等更使得这些新霸权迅速在世界各国传导,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杨仕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新霸权》
材料二?中国一些学者把郑和下西洋,甚至张骞、班超通西域都列入全球化进程。美国某学者也认为,“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
——吴延春《经济全球划不是坏事》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2分)


参考答案: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6分)
不。首先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其次,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市场,所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郑和下西洋不能看作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经历。(6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结合课本知识容易回答;第二问考查经济全球化概念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