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14:00
1、选择题 以下不能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以上都属于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汉代思想大一统
点评:如何看待汉武帝独尊儒术
1.使儒家取得了独尊地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为汉武帝加强政治统治,建立大一统政权提供了思想工具,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3.但也抑制了其它各种思想学说的正常发展,实质是一种思想专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可知是强调上天的力量,规劝统治者施行仁政,B不符,这主要是孟子的主张,且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C不对,这是董仲舒强调思想上的统一,与题干不符;D不对,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
考点: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型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生学完经考试可到政府任官;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①②③正确。④私学兴盛并非汉武帝的贡献,故选B。
考点: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点评: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宦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君为臣纲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君臣共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