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9-05-28 21:14: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www.91exAm.orgnbsp;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生学完经考试可到政府任官;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①②③正确。④私学兴盛并非汉武帝的贡献,故选B。
考点: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点评: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君权神授”?②“天人感应”
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④提出“民贵君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来的,不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可以说是所有儒士的共同想法。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答案:A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是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也可用排除法解决。还可以考查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影响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①仁义恭俭?②“君权神授”?③“天人感应”④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实际上反映了儒学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的观点。根据所学,②④有利于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③天人感应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况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迎合了汉武帝中央集权的需求,予以采纳,从而使得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ACD时间都不符,荀况是在战国时期,朱熹和陆九渊是在南宋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汉代儒学。
点评: 董仲舒儒学的主要观点和目的: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为了加强君权);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下不能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