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05:52: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为解决下列哪个问题: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2、判断题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B.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C.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3、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



4、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崇尚自然主张出世的逍遥派”,“统治阶级得力的参谋集团”,“普通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社会同情心与入世情怀的文化人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道墨法儒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5、判断题  1963年8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后的一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与前总理富尔一起商讨中国问题。次年1月27日,中法正式发表建交公报。下列对中法建交的背景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一边倒”政策增强了中国实力
B.中国在联合国内发挥了重大作用
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范围核战争的危险已经消除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