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5:52: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仁政”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孟子倡导“以德服人”,他提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天人感应”是汉代的董仲舒在其所著的《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故A、B、D项均排除。“礼法并用”是荀子最早提出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竭力主张礼治,反对法家的“法治”,而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把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隆礼重法”的治国理论。所以应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美日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答案选择D项。C项是错误选项,A、B项都是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分析出其本质或主要矛盾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这一矛盾通过黎元洪与段其瑞关于参战问题的斗争而表现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讲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 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1990年6月11日江泽民的讲话
材料三:关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海局势仍十分复杂敏感。“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2004年10月25日胡锦涛会见美国务卿鲍威尔
材料四: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2005年4月28日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两岸关系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请概述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合作的史实和作用。
(3)根据材料指出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关于两岸关系的愿景。


参考答案:(1)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实现国家统一,反对外国干涉。
(2)和: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祖国统一必定实现,这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掌握以及对当前祖国统一大业的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
农业产值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
2200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
2400万担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述表格体现的是1962年我国农业产值增长与原计划相比都多,结合这个时间考虑,应该是因为在经济工作中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导致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如图,图中的机构最早应该出现在: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