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王安石变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8 05:35: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二?(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秉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日知录·宋世风俗》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王安石为实现富国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1分)持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2分)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3、判断题  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4、判断题  “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杭州太守范仲淹采取了“饥岁工价至贱,可兴土木之役,……”的措施。其主张是?(?)
A.发动战争,转移矛盾
B.巧立名目,增加徭役
C.兴建工程,以工代赈
D.降低工价,开仓救济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摘自吕恩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治兵之法,一日汰冗兵而合营勇,二日起民兵而立团练,三日练旗兵而振满蒙,四日募新制以精器械,五日广学堂而联将才,六日厚海军以威海外。”
摘自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对此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军事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军事改革措施。王安石与康有为在军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