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8 04:50: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面两幅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战略同盟
C.另起炉灶
D.睦邻友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建国初期中苏结成战略同盟;C不对,这是指建国初期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外交关系;D不对,中美不是邻国,因此选A。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①?民族团结
②?民族平等
③?民族合作
④?共同发展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
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919年5月上海
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得知这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发生的原因只有B项符合题
意。其它的都不对。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评论说,20世纪 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赢了一场
“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C.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抵制了西方和平演变,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梳理二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
?
?时间
?特征
.?形成原因
第—阶

二战结
束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中美关系
处于对抗,
状态
?美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在此期间,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侵越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
?
第二阶

20世纪
七从十。
年代?
中美美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
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在苏美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国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
第三
阶段
20世纪
90年代
以来?
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美国“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始皇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的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与地方职责分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皇权的至上。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