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4:48:42
1、判断题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中国开始实现工业化 …….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 …….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也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答案选D,A项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 B项目前尚未实现, C项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这表明
①人们很早就探索物质利益关系?②理学萌芽于先秦时期
③反对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④天理与人欲之辨由来已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来进行选择,由“灭天理而穷人欲者”③的说法恰好相反,而理学并非源于先秦时期,所以②的说法也不对,由此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天上的哥伦布”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B.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C.通过望远镜发现许多新星体
D.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即对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的杰出成就。A、是哥白尼的成就B是开普勒的成就 D选项表述不清楚。同时这道题干中有“天上的哥伦布”,学生只要知道哥伦布中发现新大陆,就会知道选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发现许多新星体。所以本题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图反映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的情景。
材料二?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1971年,韩国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每家农户出15%的方式,国家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新村运动”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材料三?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1)特点: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全国农户普遍参加;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刮起共产风);集体生活(吃食堂)(4分)
后果: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素之一。(4分)
(2)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分)
(3)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
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要求学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 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吃“大锅饭””可总结得出,其结果主要是消极的影响(2)关于新村建设的重点从材料中总结即可(3)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英国和日本政府的行为予以正确的分析即可得出,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建设在不同国家的反应,属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3年5月,台湾一艘渔船在屏东县东南约180海里处遭菲律宾军舰射击,一名船员身亡。中国政府表示强烈谴责,台湾也很快向与菲律宾有争议的出事海域派出一艘军舰和3艘海巡船,捍卫海域“主权”以及渔业资源。这说明:
A.台湾当局认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
B.国家主权利益高于一切
C.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出台有利
D.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国共两党已经达成一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并未涉及关于台湾认同两岸社会制度的信息,因此排除A项。C项逻辑关系错误可排除。材料中台湾方面也与菲律宾面面宣示“主权”,说明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排除D项。当菲方在中国海域射杀中国船员时就意味着对我主权的挑衅,大陆与台湾作出的反应都说明了国家主权利益高于一切,因此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