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4:48: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习俗。1916年元旦,北京的警视厅通令全市卖元宵者,一律改“元宵”为“汤圆”,政府认为“元宵”音不吉利。当时的政府是
A.清政府
B.袁世凯政府
C.段祺瑞政府
D.蒋介石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部网络小说中曾经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时代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网络小说切题,旨在考查分析能力。牛顿生活在17世纪,电的使用和电灯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时间属于19世纪的中后期。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B.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
D.都是战国形势的产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①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了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因此。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存在着3中经济成分。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是中国之台湾,民族乃是中国之民族,土地乃是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
②两岸和解?
③反对台独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