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4:35:03
1、判断题 与明清时期产生并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A.资金源于私人
B.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
C.受外商刺激而产生
D.使用机器生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与此情形出现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④八字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②提出“知识即美德”,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③把古希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
④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家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太格拉而非苏格拉底,所以④项表述应该直接排除,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答案选A,B C D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以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思考判断能力,解此类题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图示可以看出1843—1847年英国输入中国的产品呈增长趋势,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848—1852年则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7分)
参考答案: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8分)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7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依据材料一中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 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军事以及经济视角归纳历史意义。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等文字信息围绕指挥才能、个人利益得失等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