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8 04:27: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根本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手段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两人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故A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反对专制,主张民主,故C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主张重视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两人都重视民主、自由、平等,但在获得这种权利的方式上有分歧。因此选B。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此抨击特权阶级,提出“社会契约”,坚持“人民主权”。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这段话主要表明他主张
A.君主立宪
B.法律至上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法律的制定者是授权社会而进行的,这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故选C。A项主要内容是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B项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D想说的是国家机构之间实行分权,相互制衡,防止专权。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D三项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只有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宗教改革其要求破除的是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减少思想、政治和经济上的束缚,本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考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