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4:2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其最初的目的在于
A.推翻殖民统治,形成多极格局
B.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摆脱美苏控制,维护民族独立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最初目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之时,正是美苏冷战正酣之际,这严重威胁到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安全,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反对冷战,主张世界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太宗在位时期经常与大臣们议呛历代兴亡,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其本质含义是_____。
A.维持老百姓最低生活标准,使其能够生存
B.从隋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强大
C.减轻封建剥削,缓和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D.改善老百姓生活,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国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强调“本质”可排除仅体现表面现象的A、D两项。唐太宗从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的民本思想中得出了君民关系的“舟水之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存百姓”事实上是为了保君王。C选项比较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
B 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
C 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D 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它
A.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职能
C.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其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于1924年到1927年大革命时期和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联系题干所述,这一重要作用应该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和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对西方大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英、法、美开始结盟反对德国
B.加深了西方各大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
C.消除了英法与德国的分歧
D.坚定了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信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希特勒德国打出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招牌,使西方大国坚信,满足希特勒的某些要求和欲望,就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从而达到消灭社会主义的罪恶目的。因此,西方大国对希特勒的侵略进一步纵容,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