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04:23: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


参考答案:(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本题解析: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福建来考更有亲切感,这个题目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还有历史事件的归纳,分析能力。
(1)联系1727年(18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内和国际背景。设置地方管理机构,意图必然是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2)主要从缓解福建的经济压力及促进台湾开发与发展的角度简答作用。
【考点定位】选修四·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康熙帝。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已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如图示),上海妇女界旗袍盛行正反映了文明开化之风盛行。由此人撰文内容看,此人反对旗袍名字中的“旗”字,可见其具有狭隘的反满色彩,也同时体现出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民主共和观念不能体现,排除②。因此选C.
点评:对于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时间是19世纪40~60年代说明是鸦片战争之后,材料中“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说明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A.船舶修造业
B.面粉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采冶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证券报2010年5月8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11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这说明
①希腊是欧共体国家②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现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④反映了当今经济是全球化的趋势
[?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