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戊戌变法》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5-28 03:51: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不包括
A.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D.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劝说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太后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悲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粱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粱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的告密又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本书在研究戊戌变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维新派政治上不成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 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3)两书都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的真实性。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A.把变法自强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
B.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C.主张人类社会的进化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D.借助达尔文进化论
E.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所以维新派人士将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学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即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故此题选B项
考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
点评: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常考点。它主要包括两点①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学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即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述,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路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

[? ]


A.宣传变法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