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3:30: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第一个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段的电影,题干所述是为了纪念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问世,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A.仁
B.礼
C.道
D.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决意主留,对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佐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揽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三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帮矣来源:www.91exam.org
——江日生《台湾外记》
(1)台湾弃留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2)施琅的观点如何?理由有哪些。
(3)康熙的决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2)施琅主张留,理由是: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荷兰仍然对台湾怀有野心(3)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本题解析:第一问注意时间:1683年,在与课本知识联系后可以得出清朝已经收复台湾;第二问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并能够获取有效信息,观点在材料中说“断乎不可弃”,理由在材料中很容易获取信息;第三问材料中信息是:“改为台湾府”收入版图,至于影响,可以联系课本知识即可。本题是文言文非选择题,因此首先都必须了解古文的意思甚至是个别词句的准确解释,才能捕捉到正确的信息。一方面考查古文学常识,另一方面也要把课本的历史信息带入试题思考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班固《汉书》
材料二?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之制,“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并’。但当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画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一是收效。”“可以知道当日的政治家确能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精义,六管都是民间的‘公共用具’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贾豪民去做,贫民必受他们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主张把这种‘公共用具’一切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那是无可疑的了。”“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根据胡适《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1922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并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3分),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总体上持否定、贬斥态度。具体表现:认为王莽表里不一、骗取名望;非法获得政权,即外戚专权;王莽统治及改革对当时社会所造成了深重的危害。(6分)
(2)态度:肯定与理解。(3分)
原因:班固以正统史观和道德观为标准来评价王莽及其改制;胡适更多的是从当时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情势出发来理解王莽获得政权和王莽的改制。(6分)


本题解析:
(1)提取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班固认为:“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王莽表里不一、骗取名望;以外戚身份非法获得政权。其改革“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2)材料二中胡适认为王莽是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社会主义者”,对王莽改革持肯定态度。由于班固和胡适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导致对王莽改制的认识大相径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法、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
B.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C.英法两国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旧王朝复辟
D.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际上的支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再现能力。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是在大革命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结束以后,而不是在大革命之中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