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3:21:05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封信:“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的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材料二 铁路既修,首要的问题是确定轨距。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5英寸,有人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1.435米)。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占了上风。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因清廷怕震惊了东陵的先王神灵而禁止使用机车,所以特别声明,路成之后,火车用骡马拖拉。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材料三 1898年3月6日订立的《胶澳租界条约》便规定:“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三十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物料。”后来又补充规定:“在三十里内,除华人外,只准德人开采矿产。”这是当时众多欺压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标准文本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李鸿章怎样的认识?两广总督张树声与其相比有何高见?(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试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利因素。(8分)
材料四: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3)我们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8分)
材料五: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4)1937—1945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倒退的原因?(4分)
2、判断题 据新华网载,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12日在华盛顿同到访的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举行会晤,双方就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 ]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11月2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的书面报告。11月30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华北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及现任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已被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12月1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深刻地指出:“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一九四九年春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严肃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
材料二? 1951年12月8日,毛泽东又为中央起草了《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电报》,强调“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大批最严重的贪污犯,全国可能需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毛泽东把盗用国家资财的贪污分子喻为“老虎”。他以中央名义或个人名义向全国各地、各系统、各部门发出数以百计的“打虎令”,将“三反”斗争迅速推向声势浩大的“捉虎、打虎”? (贪污旧币1亿元以上的大贪污犯叫“大老虎”,? 1亿元以下1 000元以上的叫“小老虎”)阶段。……1952年1月24日,毛泽东又要求“每个大军区系统(包括各级军区和各军)至少有几百只大小老虎,如捉不到就是打败仗,,地方上每个大省也可能有几百只,每个大城市可能有——百只至几百只,上海可能有上千只”……各地报来的不断
加码的“老虎”数目,反过来又使毛泽东感到问题更加严重。他人根据各地报来的情况估计,?“每个小省应有大小虎几百只,每个中等省和大省应有大小老虎一二千只至三千只”。根据这一估计,2月初,毛泽东又进一步提高了对各地的要求。
材料三? 1952年2月15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说:“今日政务院会议后,?同陈云、薄一波谈到‘三反’斗争中业务停顿的问题现在已到应该予以解决的时候了……各部门业务
如果没有领导同志来管是无法进行的。”2月16日,毛泽东即在信上批示:?“周总理: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请速予调整。”……进入3月份后,毛泽东也不再直接向各地下达
“打虎”指标了。4月份以后,毛泽东即开始布置“收兵,准备结束‘三反’运动,,”
————以上材料摘自张文和、李艳《口号与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党中央提出“三反”运动的背景及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三反”运动过程中曾存在哪些问题? (3分)
(3)据以上材料,简要指出“三反”运动的深远意义(4分)
4、判断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5、判断题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