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28 03:21: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和征收标准由人丁到田亩,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渐趋衰落?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③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④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概括性、理论性很强的组合选择题。我国古代的征税标准由人丁到田亩的变化,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减弱,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民初中外进出口贸易入超比率示意图》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情况,变化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前后,政府倡导发展实业?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④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图片的观察中国的进出口的贸易呈现出曲折性,联系当时的背景可以知道贸易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实业救国的推动,一战欧洲放松了对话的侵略,下降的原因是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都有关系,所以符合题目的是①②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因此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强华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B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但没有废除,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中外民族矛盾汇流”基于?
A.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B.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D.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反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其利益是一致的,故20世纪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汇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统一的欧盟会旗   
B.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C.欧洲所有国家都是欧盟的成员国
D.形成的标志是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生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