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8 03:07: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此题是在考查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是什么,联系所学史实,无论是北宋五子还是朱熹、陆王心学,都在试图并努力从万物本源的角度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人间的伦理纲常,而A符合春秋道家学说,B符合汉代董仲舒儒学,D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所以答案应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康熙帝晚年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主要立足点是他: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缔造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信息透露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情况,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要挟,资金又少,规模也小,再加上外国资本的不良竞争,所以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和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为“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成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私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私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工,下不累民”的目的。
——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从赫德(注:英国人,1863—1908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官员的高薪待遇多达九项。此外还实行年薪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三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这样,养老储金制度实际成了促使官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为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牵连和处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到。……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个孤立的措施,是与严格的考试录用、考绩、监督、奖惩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要分析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积极意义。(6分)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赫德的养廉政策与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 。(9分)


参考答案:(1)积极意义:相对减轻了人民负担,对整饬清代吏治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清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9分)不同:关员的待遇更高;鼓励和约束相结合,有助于关员长期服务海关;建立退休金制度,使关员在岗时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工作;严惩违纪官员,以确保官员廉洁执法;完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保证海关机器健康高效的运转。(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认识:高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腐败;廉不只是养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和法律上的监管、惩治;应加强对官员的职业操守教育。(言之成理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2)阅读分析两种制度内容,从材料“海关官员的高薪待遇多达九项。此外还实行年薪加薪制度”、“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等信息可以看出赫德的养廉政策投入更大。雍正帝时期的养廉银政策和赫德的政策都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是防腐,但是高薪是否真的保证廉洁需要辩证的看待。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19世纪中晚期相比,促进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外商企业的刺激
C.列强的大力支持
D.政府奖励实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晚清“新政”的政治变革还是中华民国建立后所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均直接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答案选D,A B两项是重要原因而非主因, C项说法错误。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该题的考查即是从①②两个方面来着手,因此解题时还应关注其它两个方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才是准确、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