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9:07:46
1、判断题 1947年上海总计有报纸96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其中属于公众性报纸的只有10种,到7月时发行超过两万份的只有6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闻消息来源单一
B.舆论宣传渠道收紧
C.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D.百废待兴纸张短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材料中的状况出现的原因是舆论宣传渠道收紧。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状况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双百”方针,只要回忆和理解教材中,有关毛泽东对新中国的科学、艺术的政策即可作答。“百花齐放”主要针对艺术领域,“百家争鸣”主要针对科学、文化领域,因此,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表(部分)
时间 | 建交国家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建交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国家,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反映的是由屈辱外交到平等外交的转变,睦邻友好强调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
A.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B.发展国营企业
C.恢复和发展私营工商业
D.促使国家财政根本好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国民经济,所以当时采取的经济措施直接目的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6年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双百”方针的实施
D.“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打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