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8:5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的开放格局层次正确的排列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多层次、有重点,逐步扩大的过程。解答本题时,可以联系地理知识,分清各层次的范围,依据范围从小到大排列。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下列哪几个省
A.广东、海南
B.广东、广西
C.广东、福建
D.广东、浙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深圳、珠海、汕头在广东省,厦门在福建省。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说法错误,因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时间不符;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法正确;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和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时间上来说均不符合。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三大改造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